业务范围
你的位置:焦点注册 > 业务范围 >

你咋还不信中医-11:我们为什么喜欢音乐

发布日期:2024-06-24 16:21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这个系列的主题是讲解中医的,怎么绕到音乐上了呢?这是因为,最原始的中医的治疗理念就是从音乐上来的。

11.我们为什么喜欢音乐?

是因为我们身体中本来就有一首“协奏曲”,当一首音乐与之产生共鸣的时候,我们就被打动了。

“乐”的繁体“樂”,上面加一“艹”就是  “药” 的繁体是“藥”, 即音乐本身就是药。在古人眼里,这是极自然的事情。

“乐”的演变过程:

图片

“药”只是在上面加了一个“艹”头。

图片

在我的家乡潍坊,至今方言中读“药”仍是发“乐(yue)”的音。这也是方言文化中化石级的遗留吧。

为什么古人把音乐当做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呢?《象形字典》中认为:药是快乐的神草,即解除病痛、使人舒服的草木材料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隶书将篆文的“艸”写成“艹”。

这种解释有些牵强,我认为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
道家认为“天人合一”,人生于天地之间,能精确地进化成现在的样子,必然与自然界的一切息息相关。我们身体中的各个器官就与自然界的声音有密切的联系。《黄帝内经》的五行学说认为,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,分别对应着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;亦对应着青、红、黄、白、黑五色;亦对应角、徵、宫、商、羽五音。另外还有五谷、五味等。

图片

(我是按照上面这个形状来记忆的,土在中间,代表长夏,其余四个对应春夏秋冬。如果按照下面这个风火轮的图形记忆,很容易把人绕晕了)

图片

其中的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,相当于与现代音乐中的C,D,E,G,A大调,对应着261.6hz, 293.6hz, 329.6hz, 392hz, 440hz,分别与脾、肺、肝、心、肾五个主要的脏器产生和谐共振。这是自然界中固有的音调,称之为“乐音”,

图片

这五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,也是最容易共振的部分,人类就是在这样的声音中进化而来,所以我们听了标准音调的音乐就觉得很享受,而“唱跑了调”时,就觉得不舒服。我们不会讨厌流水声、秋虫的鸣唱、树叶的哗哗响,是因为在我们身体细胞的深处,一定保留着与之对应的一段基因。

吃饭的时候,播放宫调的音乐,胃就会产生共鸣,促进食欲;这时如果播放角调的音乐,就不舒服。因为角调的音乐,相当于冲锋的号角,属肝木,克脾土,所以我们活动后自然也不想吃东西。

但是前提是,吃饭时你得专心听这个宫调的音乐,如果是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,或者是生着闷气,想着心事,放啥音乐也没有作用。这和前面讲过的针灸是一样的道理。只有“互应”了,才会产生匪夷所思的效果。

“应”的繁体字是有“心”的,现在的简化字把“心”去掉了,好多人的心神也散乱了。

图片

而在日语中,则只保留了“心”,所以出产了稻盛和夫。

图片

在这里,再次不厌其烦在强调“中医是一门调神的学问”,这个前提就是要与患者“互应”。这是古今中医大家医术神奇应验的秘笈。只是把这些神医表面的花架子学来是没有用的。

图片

古代打仗,有“催命鼓,救命锣”的说法,低沉的鼓音,相当于低音的E调,鼓舞肝气,激励士兵向前冲。而高调的金属音,入肺,克肝,泻肝气,是撤退的信号,也是救命的信号。

(按此道理,“晨钟暮鼓” ,似乎是有违自然。因为鼓声短促,振奋人心,钟声悠扬,等声音散尽,再敲下一次,以此平复那颗躁动的心。按说应该早上击鼓,鼓舞斗志。晚上敲钟,卸掉妄念。

这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是这养生的另一种理念,“逆于阴阳养生法”, 早上的阳光本来就是鼓舞阳气的,这时就要用钟声来平抑一下,晚上则稍微提振一下精神,这样一天中的心情就不会大起大落。如果是每天都处在打仗的状态 ,群情激愤,一定不是养生的法子。)

这种影响还体现 在年龄和体质上。年轻人气血旺,喜欢听迪斯科,沉浸在舞厅里的低沉的音响中,不知疲倦。而老年人听了就心烦。体质弱的人,听不得超重低音。林黛玉就听不得迈克尔·杰克逊(Michael Jackson)的摇滚,只能哼唱《葬花吟》。蒙古高原的人身材魁梧,歌声豪放,南方人身材娇小,吴侬软语。

所以,每个人身体内回响着一首独有的旋律这事就毋庸置疑了吧。音乐疗法的生理基础就是通过音乐声音与我们的五脏六腑,与体内的这支旋律产生共振作用。这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真谛,即:调神。不管中药,针灸,还是按摩。当你让病人沉浸其中,热泪盈眶的时候,各种顽疾立刻会土崩瓦解,烟消云散。

图片

图片

音乐疗法的生理基础

前面反复讲过,心脏发出的声音,通过血管,利用血液做为媒介,把这个共振能量散布到身体的每个角落。

图片

一个八度音,包括十二个音阶,很可能对应着十二条经络,其中包括最基本的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,谓之“五音十二律”。所以说,标准音调的音乐,能活跃人体的十二条正经,音乐疗法的生理基础应该从这方面寻找突破。

例如:肺经对应着商调,在手太阴肺经的第一个穴是“少商”,意思是比商调要低一点。琴弦的两端,音调也不太准,有些偏差,在这里,比商调要略低一些,所以命名“少商”。可见古人给穴位起名字,是很讲究的,是有根据的。

图片

人在生气的时候,肝经旺盛,血向肝和头上涌,所以容易患者脑血管病。我们如果用商调的音,就会克角调的肝,也就是中医讲的“金克木”,以此很可能可以治疗脑中风。

所以,在音乐疗法中,不同的音调对不同的器官有治疗作用,并不是随便一个音乐就可以拿来治病的。本来肝气盛,再用激昂的角或徵的音调来治疗,就会适得其反。如果我们提前检测一下,体内哪个频段弱了,需要加强一下,则有目的的施加某一种音调的音乐,如果哪个频段过强了,则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论抑制一下,可能治疗效果会更好。

图片

图片

就在2022年11月1日,国自然基金委推出一专项,资金足足有1500万,内容是“音乐与脑科学”。内容是从“突触、细胞、神经通路上”解读音乐对大脑的影响。我认为这个路子很可能走不通,这些钱或许会打了水漂。我觉得音乐是对五脏六腑产生作用,各个器官舒服了,大脑自然也会高兴起来。光盯着脑细胞研究是没有出路的,这符合“科学”的思维,中医不这么想,当然就是“伪科学”。

关于音乐治疗的研究,我曾多方寻求协作。数次到设在青岛的“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站”的专家交流过;在2017.10月,我专程去上海参加了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三届年会,提交了一篇文章,《音乐治疗的生理基础》。在这样的会议上,出现一名呼吸科医生,应该很少见吧。最终因为人微言轻,没了下文。

图片

图片

这一期的篇幅已经很长了,但我还想把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中的一段列出来,体会一下古人对音乐的描述:

转轴拨弦三两声,

未成曲调先有情。

弦弦掩抑声声思,

似诉平生不得志。

低眉信手续续弹,

说尽心中无限事......

有人说“语言是苍白的”,包括我写的这些文字。  琵琶不会汉语,也不会英语,却能表达出无尽的意境......,如果白居易患了抑郁症,听完这首琵琶曲,一句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,会让他的心事烟消云散。这就是心心相应,产生共鸣的作用。

据说海豚能治疗儿童自闭症,很可能海豚能和这些儿童产生共鸣。因为海豚是我所知道的动物中阳气最旺的动物,发出的声音能量,足以能够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扉。

最近,公众号文章多了一个功能,就是可以“听文章”了,通过人工合成的声音读文章,这种形式用来播报新闻可以,但用来朗诵《琵琶行》,那就意境全无,简直是在摧残经典了,可千万别让白居易听见。

图片

既然音乐与人体的关系这么密切,那么如何构建一个音乐体系来与身体内部的“协奏曲”产生共鸣呢?在这个过程中,意外发现当前世界上公认的音乐体系并不合理,这是怎么回事?

下期继续。

山东大学齐鲁医院(青岛)

王光强 2024.3.21

图片

呼吸科医生王光强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



    Powered by 焦点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